查看原文
其他

“一场展会诞生一个垃圾场”,会展变绿难

林方舟 千篇一绿
2024-09-08

1. 点击↑↑蓝字进入“千篇一绿”主页     

2. 点击右上角“…”      

3. 点击“设为星标”  

和小千失联了?赶紧设为星标。


千变万化是木制展台的优势,但到废弃时,则成为劣势。超强的“私人定制”使得这些展台的华丽只能展示一次,闭展后即成为垃圾。


与国内展台追求炫丽、气派的理念不同,单调简约、循环再用的展位辅以一些轻量化的装饰物,已是境外会展的主流风格。

据成都绿色会展新经济创新中心不完全统计,2021年成都展览产生了约7万吨搭建固体废弃物。如根据《2019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将成都市的展会垃圾产生量推导至全国,意味着年产生94万余吨垃圾,足以让全亚洲最大的垃圾填埋场之一、上海老港固废基地连续工作三个月。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北京朝阳馆),第30届中国国际乐器展览会撤展现场。(南方周末记者 林方舟/图)


方周末记者 | 林方舟

fz_lin@qq.com

责任编辑 | 汪韬

nfzmgreen@126.com

2023年7月的一个下午,在被称为“老国展”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北京朝阳馆),王志(化名)连连咳嗽。

这位北京某国际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患有慢性咽炎,对气味非常敏感。平时在搭建和撤展现场,他必须戴起N95口罩,“否则就像患了一场重感冒”。这次撤展,他以为大型展位不多、木制品等材料较少,就放松了警惕,没戴口罩,没想到身体还是发出了警报。

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家博会、婚博会、宠博会……疫情前全国每年有一万多场展会,2019年的展会总面积连接起来,相当于两个上海市。2023年,会展业强劲复苏,据商务部数据,第一季度,境内展览活动同比增长3.3倍 。

会展经济尤为地方政府重视。会展业有“1:9效应”的经典说法:每1元投入可以带动9元消费。不只是直接产生的交通、住宿、餐饮消费,更重要的是,会展的集聚效应能帮助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推动产业落地做大、转型升级。

然而,会展的健康、环保影响却往往被忽视。生命周期只有几天的木制展台散发出甲醛等有害气体,华丽的造型完成展示任务后即被破碎甚至送到垃圾焚烧厂。从业15年的会展策划师董军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业内有个很形象的说法:“一场展会结束,就是一个垃圾场的诞生。”

据成都绿色会展新经济创新中心不完全统计,2021年成都展览产生了约7万吨搭建固体废弃物。如根据《2019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将成都市的展会垃圾产生量推导至全国,意味着年产生94万余吨垃圾,足以让全亚洲最大的垃圾填埋场之一、上海老港固废基地连续工作三个月。

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会展产业链发现,绿色会展还未引起足够重视,缺乏强制标准,产业规模也方兴未艾。


01

没时间留给展台散味

很少有人将逛展和气味联系起来。

但王志的感受强烈。他在老国展的撤展现场督工,木头、胶水、油漆散发的甲醛等有害气体让他每讲几句话就要咳嗽一声。

几小时之前,这里是乐器迷的天堂——第30届中国国际乐器展览会。钢琴、弦乐、铜管、打击乐、民族乐器……4天内,六百余家国内外企业展示了几乎所有乐器品类,吸引了上万名观众。

一些展台设计华丽,造型吸睛。民族乐器展商复刻了苏州园林的白墙灰瓦,有的做出吉他图案的背景墙,还有的用灯笼和木架打造出古典中国风。

2023年,北京“老国展”这样的热门会展中心几乎每天都有展。

展会拉动经济明显。据成都市博览局数据,2023年1—5月,成都的405场展会吸引了4677.8万人次,成交金额993.3亿元,会展业总收入581.5亿元,其中直接收入58.2亿元,拉动收入523.3亿元。

全球亦是如此,据国际会展活动行业组织“活动产业理事会” (Events Industry Council, EIC)与牛津经济研究所发布的报告,2019年全球共16亿人次参观展览,直接消费达1.15万亿美元,贡献了6626亿美元GDP。

人山人海的观众对于气味的感知不如王志那么敏感。但从踏入场馆入口的一刻起,也常能闻到装修材料的气味,在场馆逛一圈,有人甚至感觉晕乎乎的。

会展中那些奇特的造型称为“特装”——需要进行特别装修的展位,多位采访对象透露,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展会,约90%的特装展台主要由木制品建造。

拱形、半圆、波浪、不规则图案……木制展材可做出各种造型,实现展商天马行空的诉求。“高端、大气、有个性,既为彰显公司实力、表现地方文化特色,也便于在领导参观和宣传报道中赚足眼球。”展台搭建公司“北京大雅合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小永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 

这些木制板材是装修常用的人造板,由薄木片通过胶水胶合而成,含有较多甲醛、苯等有害气体。家庭装修需要搁置几个月散气味,但展台搭建只有几天,甚至不足24个小时,工期就是金钱,根本没时间散味。

理论上,场馆可以参考国标《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但几乎没有人提过要测量馆内的空气。毕竟,除了职业的布展工人长期在这个环境工作,一场展会只持续3-4天,参展商和观众只会短暂停留,感到不适,忍忍也就过去了。

赵小永已年过50岁,自从有了两个孩子以后,他不愿在展台搭建现场停留过久。“甲醛会刺激眼睛,年轻时跟着工人加班加点赶工,出馆时眼睛都是肿的”。

直到撤展,装修材料中的气味还未散去,混合着垃圾在高温下散发的腐臭味,一片狼藉。此时,灯光关闭,华丽褪去,参展商和观众遗留下来的纸张、泡面桶、水瓶、果皮等垃圾代替几个小时前的展台,占据展馆的视野中心。

灯光关闭,华丽褪去,参展商和观众遗留下来的纸张、泡面桶、水瓶、果皮等垃圾代替几个小时前的展台,占据展馆的视野中心。(南方周末记者 林方舟/图)


02

展览场变成垃圾场

作为一次性物品,绝大多数华丽展台的使命不超过一周。展台搭建需要数天不等,而分解、破碎、消失,往往只需要半天。

7月2日下午,“老国展”的安保人员在近40℃的高温下昏昏欲睡。但巨大的噪音,吵了他们的美梦。

在一个“徽式建筑”的“特装”旁,工人扶着高高的梯子和脚手架,保护工友爬到四五米高,拧下螺丝,拆掉灯具等装饰。一切准备妥当后,六七名工人一起配合,缓缓扳倒庞大的墙体。

精致的场馆变成一个大工地,扯着嗓子说话才能听清彼此。经验丰富的工人提醒,地面散落的木头千万不能踩,因为很有可能藏着尖头朝上的钉子。

千变万化是木制展台的优势,但到废弃时,则成为劣势。超强的“私人定制”使得这些展台的华丽只能展示一次,闭展后即成为垃圾。“无法判断同样的展台能否适应下一场,仓储、运输等成本加起来,甚至比重新制作新展台的成本更高。” 赵小永解释。

据成都绿色会展新经济创新中心统计,展会垃圾包括木材、金属、塑料、玻璃、纸质固体废弃物、喷绘布、KT板、地毯等。成都市政协委员、成都绿色会展新经济创新中心主任孙松风介绍,展览场变成垃圾场,主要原因是大多数特装展台采用不可重复使用的传统钢木结构搭建。

展会垃圾大部分由参展商或搭建商自行运走。上述成都的统计显示,2021年成都市有近八成的展会垃圾被自行处理。

有小部分垃圾直接在场地附近粉碎。在“老国展”,三名工人用平板车将沉重的展台结构拉到室外,堆成一座小山。两辆挖掘机用履带和机械臂将展台毁成木质碎片,两名工人站在车顶,把木头碎片以最合理的方式摞在货车里,榨尽每一寸宝贵的空间。

2023年7月2日下午,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北京朝阳馆),工人在整理撤展后剩下的建筑垃圾,没有阴凉处可以躲避,只能戴起草帽和冰袖。(南方周末记者 林方舟/图)

木头碎片去向不一。有的被垃圾处置公司回收,有的被制成等级更低的木质原材料,有的变成燃料,有的只能被送往垃圾焚烧发电厂。十几年前,垃圾处置公司回收这些垃圾还会给赵小永费用。而如今,形势逆转,建筑垃圾的处理成本上升,赵小永反而需要支付费用


03

环保让位于美观

逛展的观众爱看展区中心的“特装”,那些在展会边缘的小展位则常常被忽视。

这些千篇一律的格子间被称为“标摊”——标准展位,面积小,没有个性化设计,单调,也便宜。

“标摊”展台由高度标准化的铝材或轻钢等金属搭建,每一个零件都有固定尺寸,搭建拆除都简单许多。就像拆一个积木,两个工人三两下就拆完了,长短不一的“柱子”被运走储存,循环使用多次。

与国内展台追求炫丽、气派的理念不同,这种单调简约、循环再用的展位辅以一些轻量化的装饰物,已是境外会展的主流风格。

比起笨重、易燃的木质型材,金属材质模块化展具还有轻便、不易伤人、防火的优势。近年来,展台坍塌的消息屡见不鲜。2023年2月,昆明国际会展中心突然起火,事后查明是拆除旧物时,两名工人违规操作氧焊所致。

早在1990年代,赵小永就发现了差异:同样200平方米面积的展位,国内展商的木质展台共有几十名不同工种的工人,加班加点地干活;而隔壁德国的模块化展台,不到10个人,每天按时上下班,嚼着口香糖,轻轻松松就把活干完了。

造型简约的国外展台。(受访者供图/图)

“造型简单就不好看吗?也不见得,只是风格不同。”赵小永有时向往那样简约的展台,搭建更轻松。可矛盾的是,如果国内也变成这样,会展业的收入可能会减少。“金属型材的报价相对透明,而木制品由于需要设计造型,有更大利润空间”。

会展业有长长的产业链。上游包括场馆租赁方、展位搭建、展具租赁、票务、酒店、翻译等配套服务产业;中游为以展览公司和展览场馆为核心的展会经营方;下游的招商招展方包括各大合作的代理机构,对接参展商和参展观众等。

在产业链的各环节,环保优先级都不高。

会展咨询公司“传声低碳”运营总监赵辉与许多客户沟通发现,大部分参展企业在第一次听说绿色概念时容易被打动——公司曾核算过,木结构材料的碳排放是可循环材料的两倍以上。但在实操环节,越推动阻力越大,最终环保往往还是让位于“美观”和“与众不同”。“能够接受绿色会展的客户还是占少数,市场可能还是需要教育” 。

王志曾估算过,如果按照高标准的环保要求,成本也高出15%-30%。

对于商业展会的主办方而言,提高品牌价值的最大推动力是:规模越大越好,利润越高越好。“华丽的展台看起来‘高大上’,上新闻也更好看一些。”曾在一家会展主办机构管理层工作过十几年的陈旭称。

2022年,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和中国绿色会展联盟发布的报告显示,经济效益不高、内生动力不足和环保展具研发设计成本高是影响我国会展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

但董军认为,绿色会展成本较高,与没有形成产业规模有关。“绿色展具不是什么高科技,只是使用的人少,企业看不到利益,成本就很难形成规模优势。”

撤展后,挖掘机用履带和机械臂将展台毁成木质碎片。(南方周末记者 林方舟图/图)


04

缺乏强制性法规政策

绿色会展不受重视,根源在于国内尚无强制性的法律法规。

会展业的主管部门是商务部门,主要负责贸易、投资、进出口等会展经济相关的业务。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绿色展台评价指南》等国家标准,但均为倡导性指南。

《绿色展台评价指南》提出了材料收回率、固废回收率、能耗减量化、控制粉尘、有毒有害气体、噪声等评价指标,但只针对展台,会展其他环节并没有被纳入。

十几年前,董军就听说过“绿色会展”,但时至今日也没有官方定义。董军认为,绿色会展并不仅是狭义的绿色展台,应该是从筹备设计、布展、展出、撤展到垃圾处理全流程的绿色行动。甚至参展商和观众来到会场的交通、住宿、展会期间的饮食等,也要被纳入。

2021年,成都绿色会展新经济创新中心主导起草了国内首个绿色展会团体标准《绿色展会评价规范》,规定了会展全流程的绿色评价体系。孙松风介绍,下一步,计划将该团体标准优化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并将制定成都市大型会展活动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回收及再利用标准。


05

如同减肥计算卡路里,先计算碳排放

有的展会、论坛已开始注重绿色。

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等国家级展会,对环保要求较高。例如,进博会专门制定的《绿色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标准》要求:“简化设计,摒弃富丽豪华的装饰观念”“木质材料使用量低于搭建材料总量的30%(按体积计算),搭建材料回收率达到100%”等。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淮解释,国家级展会品牌的权威性,使得主办方拥有充分话语权,可以约束参展企业的环保行为;而对于一些品牌效应较弱的商业展会,参展商流动性大,主办方话语权较小。

赵辉最近的客户是一家外资银行,他注意到,这家企业从产品业务到办公运营,都尤为重视环保,员工用的纸张、杯子等物料也全部使用低碳产品,所以正在策划的论坛也顺理成章地提出了绿色诉求。“企业能否做到绿色会展的差别在于,绿色理念是否深入到公司的每个部门。”赵辉称,“接触的大部分企业,绿色只停留在口号上。”

碳中和的话题热起来后,在倡导低碳的进博会、碳博会等展会,不少企业的展位宣称实现了碳中和。

然而赵辉发现,有的参展商一边讲着自己的碳中和故事,一边使用高碳的一次性木结构搭建展台,墙面大量使用了油漆、涂料、PVC等不环保材料。有的参展商的展位并没有充分减排,仅靠购买碳汇实现碳中和,这一公关手段涉嫌“漂绿”。

在展会现场,他还是发现了不少纸质印刷物料,关于纸制品和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引导也不充分,“在别的展会现场不足为奇,在倡导低碳的展会现场就显得格格不入”。

衡量一场展会的绿色程度,碳正成为抓手。在国家的强制标准出台之前,让会展更低碳是实现绿色会展的捷径之一。

“就像我们吃减肥餐计算卡路里,推动绿色会展,必须解决碳排放数据的量化问题。”赵辉表示,公司已经开始帮助客户核算碳排放。到外地参展,交通和住宿是碳排放大头;本地参展,展台搭建物料是主要排放源。

孙松风也有类似的想法。2023年7月,成都绿色会展新经济创新中心向会展主管部门成都市博览局请示,将着手制定《成都市会展活动碳足迹核算指南》地方标准。


校对 | 星歌 视觉 | 张心怡本文首发于2023年7月20日南方周末转载、提供新闻线索请在后台留言

更多阅读 ↓↓


当口红撞上污水厂:给“碳”办一次博览会

南方周末2022年“中国漂绿榜”发布

自称产品“碳中和”?小心违反防“漂绿”新法规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千篇一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